自從特朗普參加總統競選以來到新政府上台後,移民政策方面除了用“縮緊”來形容,還真找不到別的詞彙。尤其對在美外籍勞工和想要成為外籍勞工的人們來說,更是能夠切身體會到其影響。H-1B簽證是美國雇主僱傭高技能外籍僱員的主要方式。該計劃允許雇主僱用這類外籍人才工作最多六年。這類簽證的申請人,按照美國政府的相關要求,需要有高度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每年4月,美國移民局USCIS都會對當年的申請人進行抽籤篩選,因為每年頒發H1-B簽證的名額只有8.5萬個。
外籍勞工只有在工作期間被公司擔保申請綠卡,方能延長就業時間,等待綠卡排期。如果在6年間沒有公司願意給外籍員工申請綠卡,期滿後這部分僱員只能回到護照所在國或以別的身份留在美國。在新政府的移民政策影響下,一方面已經是H1-B身份的外籍勞工因為跳槽風險的增加,外籍員工必須拿到移民局批准轉雇主的審批收據才能合法為新公司工作。不僅如此,外籍員工原單位在員工合法轉到新公司期間仍需正常支付員工薪水,因此“跳槽”過程只能屬於“暗箱操作”。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加之移民局今年3月H1-B抽籤前取消了加急服務,這就意味著外籍員工跳槽成功所需時間大大增加,如此一來多數公司不願意花費多餘的精力和時間接收這一類外籍僱員,轉而對雇主施加壓力辦綠卡;另一方面,準備申請H1-B的外籍人員不僅面臨找工作難度的增加,也面臨著更加嚴格的審查。各方面的政策雖然不太樂觀,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卻顯示,H1-B持有者的工資卻在十年間有大幅提升,從2006年的中位年薪69,000美金上漲到了2016年的80,000美金。
皮尤研究中心8月16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在美外籍技術型勞工工資上漲》的研究報告。這份研究報告根據最新的由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USCIS)提供的數據得到的分析結果。美國雇主在剛剛過去的2016財年所支付給高技能外籍員工的中位年薪為80,000美金。這是美國政府首次公開提供有關H-1B申請人的薪資信息。美國雇主在2016財年對H1-B申請人的中位數薪酬甚至高於對那些擁有類似技能並且在同一職位工作的美國人所支付的薪水。例如,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給出的數據可以得知,2016財年,在美國計算機和數學領域里工作的職業技術人員的中位數年薪是75,036美元,而2007年的中位數年薪是73,979美元(已調整為2016年的實際收入)。需要注意的是,60%以上的H1-B申請人所從事的工作都是和計算機、數學相關的職業。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對H1-B持有者和申請人的態度一直都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國會已經提出了幾項改變H1-B計劃的法案,特朗普政府明確表示支持通過承認更多的高技能型外籍人來以及縮小低技能移民的政策來扭轉已經持續運轉幾十年的美國移民政策,改變移民現狀,強化在H1-B申請中指出並證明H1-B申請人對雇主公司的“不可被美國人替代”性,從另一個側面支持“僱美國人,買美國貨”的提案。
美國移民局提供給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同時顯示,過去十年間,H1-B簽證的總體需求急劇增加。由美國雇主代表外籍員工提交的H1-B簽證申請表總數從2009年(財年)的246126人增加到了2016年(財年)的399349人。十年裡,美國雇主提交了超過340萬分的H1-B簽證申請表。同時,美國政府還公佈了部分主要的美國公司計劃提供給H1-B外籍員工的平均工資。根據美國移民局批准的申請數據,科技公司支付給外籍員工的平均工資最高。比如Facebook計劃給他們的一共1107個H1-B簽證申請通過人支付140,758美元作為平均工資,這是獲得該類簽證批准最多的全美30家公司中最高的平均工資。蘋果則計劃在他們1992個H1-B申請通過的外籍僱員支付138,563美元的平均工資,Google對2517個申請通過的外籍僱員計劃支付131,882美元的平均工資。但這幾家公司卻並不是H1-B簽證申請和獲得審批通過的大戶。位於新澤西州的一家IT諮詢公司Cognizant Tech Solutions在2016財年獲得了21459個H1-B申請的批准,位於印度但在美國設有辦事處的Infosys公司和Tata顧問公司則分別獲得了12780和11295的H1-B簽證。僅是這三家公司就幾乎包攬了每年H1-B簽證名額的半壁江山。
事實上,對H1-B持有者的薪資的討論從來都是熱點。今年4月3日,美國著名的求職網站Glassdoor就發表的一篇題為《消除神話:哪些H1-B僱員真正拿到高薪》的文章。在2018財年的H1-B申請正式開啟的檔口,這篇文章通過Glassdoor提供的薪水標準和收集到的數據,研究了H1-B政策對薪資的影響。從1990年開始,H1B簽證計劃每年允許85,000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外籍工人在美國合法工作。這部分名額是否合適?通過看一組數據就能知道。例如,2016年全美新增了220萬個就業機會,是H1-B年度名額的26倍。因此,這部分外籍員工是否對美國人的就業帶來衝擊?結論顯而易見。H1B簽證計劃的初衷是幫助美國公司應對美國技術熟練技術和其他專業工作人員的短缺,這一計劃的支持者們認為,該計劃讓美國公司能夠實現從國外聘請人才。而批評者則認為,該計劃一方面讓美國雇主合法的僱傭“廉價”外籍員工,另一方面影響了美國本土的工人找工作的機會和工資水平。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在今年初公佈的數據顯示,90年代的H1-B勞工的湧入使在美國從事計算機領域工作的科學家們的工資下降了2.6%至5.1%。儘管這組數據比較陳舊,但美國媒體仍廣泛報導,認為H1-B簽證的確影響了美國工人的工資。根據Glassodoor今年初通過對美國十大城市的100個不同工種的薪資分析,H1-B持有者的薪資水平的確比同期的美國僱員的工資水平高出2.8個百分點。和上一段文字中提到的數據相悖的是,20多年前,H1-B影響的主要是美國的電腦科學家,而現在,主要的H1-B持有者的確可以說是“廉價”勞動者,相比同領域同職位的美國僱員,他們的薪水還是要低些。好在,IT領域的H1-B持有者的高薪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因為根據《華盛頓郵報》此前公佈的一份由阿姆斯特丹大學WageIndicator基金會發布的全球同類工種的薪資比較數據顯示,美國在IT諮詢領域和媒體領域的員工的薪資中位數位居全球第一。另外,Glassdoor的數據也顯示,外籍僱員想要在美國拿到比本國僱員更高工資的幾個職業領域分別是:項目管理經理,項目經理,教授和風險管理經理。與此同時,在數據科學,金融分析,項目分析和軟件工程幾個領域工作的外籍僱員,儘管這幾個領域相對比較容易找工作,但薪資方面卻比美國本土僱員低。
當然,以上提到的“高”和“低”都屬於相對概念,這些職業領域在美國基本屬於高薪,在目前的政策形勢下,更多的申請人首先考慮的的確不是薪水,而是工作機會吧?